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城步 > 苗乡人文 > 文化遗产

巫服的传说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2-08-15 信息来源:民宗和文广新局 作者:本站
分享到:
 

巫服的传说与作用

巫服主要指巫师在巫傩活动中的服饰装束。如头扎、法寇、包巾、太师巾、道巾、法衣、法袍、朝服、背禚、彩带、彩裤、彩裙,以及演出傩戏时男女老幼各种服饰等。现在择要地分别从巫服的形制、类型、传说、作用等方面简介如下。

1、头扎:又名头筠、扎子、牌子、法寇、五佛观、僧帽、“三清帽”、老君扎等。它是巫师行法事时扎在额头上的一种法寇,是巫师解脱凡体,演绎为替神行法的第一件装束。但由于各地法师传不同,头扎的类别、样式各异。据了解,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头扎的装束形式又分为两样。一、巫师在行法事的进程中,一身着青色长袖长衫法衣,头上扎一块由青、红两色面料制成的双层长方形鱼腹巾。说这红色象征着天,青色象征着地,意思是表示巫师顶天立地,其法术上通天神、下除鬼怪,镇邪驱魔,助民乐业。这种双层头巾长约24市寸,说是象征一年的24个节气;宽约2市寸,说是象征一年的12个月。其长与宽加起来等于36市寸(360市分),说是象征周天360度。二、巫师在法事开头的“请圣、会宾”及法事完成时的“送神归位”等重要部分,则须加穿红色绣花短袖长衫朝服,在头巾前面的额头上加戴牌子。每副牌子上共有五片牌子是用硬壳纸剪的,外包红布缝制而成。每片长约5市寸;上宽约1。8市寸,顶尖成“人”字形;下宽约1。2市寸,脚底齐平。牌子上分别绣有“三清”、玉皇、天皇的神像。再用一条布带将五片牌子 缝接起来。两端余下的带子用于紧捆头部、牌子就成为扇形。接着,在一、二片之间和四、五片之间各吊一根长约3市寸、宽约1市寸的飘带,都是用红、黑双色布料缝制而成的;左右飘带上分别绣有黄色的“日”、“月”字样。

头扎制成后,要涂一层清漆(俗叫打光油),干了之后,金光闪闪,非常清亮。巫师戴起头扎,头上熠熠生辉,好象真神降临,无比威严。巫师边扎边唱:“头顶头先簪有“三清,立马坛场是显威灵,手执久久淮南决,妖魔鬼怪一扫尽。”

第二种类型:头扎并排五片,两边又各突出一片,合计七片。每片长约3市寸,宽约1市寸,下头齐平,上头椭圆形,呈“山”字状。一般用三层布叠贴而成。片与片之间缝有三个线结相连接;两头剩出的红布条用七片牌的下方缝连起来;两头剩的红布条用来紧在巫师的头上,以免做法及时头部摇晃而脱落。

头扎上每片都用五色丝线绣有神像,正中那片为居于清微天玉清境的元始天尊,中左一是居于禹余天上清境的灵宝天尊,中右一是居于大赤天太清境的道清天尊,左二是玉皇大帝,右二是太上老君;两边各突出的一片,左是张天师,右是李天王〈也有说是李天师的〉。紧捆在头部后而又下垂的红布条称淘鬼索;分别是垂吊在两边耳根的珠粒红缨叫做金锁、银锁。

第三种类型:头扎并排五片为正同,每片上头成三尖两刀形之状,略呈尖顶;上宽约2、4市寸,下宽约1、5市寸,齐平,正中那片为红色,绣老子道君法相;两边为粉黄色,分别绣三玩法主、灵宝天尊法相;两端为蓝绿色,分别绣有直立的花草。在第一、二片之间和四、五片之间,各伸出一侧片,长约2、1市寸,宽约1市寸,颜色较色较浅,左线上绣太阳讳“目”图案。这样,整列法寇上共有七片,连缀起来成扇状,两端各吊一根红绳或红布条,以便紧缚在巫师头部,且表示是神灵的鬼索。

因此,《唱赞》本中谈头扎时说:“鸣角三声,且说弟子之扎不是非凡之扎。左边三元大法主,右边三清王母娘,太上老君坐中央。化作观音一朵白莲花。”(这种头扎不同于其的头扎,它以太上老君为中心,大约就是前头所说的“老君扎”吧)

第四种类型:头扎前面并排着的七片绸布上分别绣起七个神像,正中是元始天尊,中左一是灵宝天尊,中右一是道法天尊,中左二是玉皇大帝,中右二是中皇上帝(有的说是如来佛),左三是张天师,右三是李天王(有的说是李天师)。

除上述四种类型之外,还有以下三种头扎:

一、“吞口”头扎,中间绣有“吞口”图案,两边耳翅上绣有云纹图,左、右分别绣有“日”“月”字样。

二、“   ”字头扎,顶上绣起一轮高照的红日,两旁绣起左“龙”右“凤”图案,表示“五谷丰登”、“龙凤呈祥”。

三、“太极八卦”头扎,正中绣起阴阳鱼太极图,周围则绣起八卦图像。

2、包巾:又名拖巾,由一块长约3市寸,宽约1、2市尺的青布制成。它是巫师行法事之前,开始化妆变换身份的时候,先用包巾压盖头顶,将又多又硬的头发压平,或将老年巫师的秃顶掩盖住,叫做“一片祥云”意思是表示“三清”菩萨身天而降,腾云驾雾而来。巫师一边扎包巾一边唱道:“叫我行法就登场,师公今日大变样,头扎包巾一片云,有请”三清“斗坛场。”

3、太师巾:又称六页巾,因为它的顶部有六个角对称地向外伸出,故名。这种六页巾,只有在朝见玉皇神圣的法事中才能使用。它是经过飘牌过法、奏职巫师的象征,也是巫师死后可以戴入棺材,表示身份的一个标志。太师巾由青布制成,顶部有六个相对称的外伸角,帽顶正中有一个木制葫芦,向上耸立,形状酷似五颗闪闪发亮的珠子叠在一起,故称“五岳名山”。

4、道巾:又称一字巾,,因其顶部为“一”字形,故名。一字巾由青色布制成。顶部为双棱瓦面,帽沿为圆简形,大小深浅以巫师头部为准。

5、法衣:又称披衣、法袍、红袍等,是巫师行法事时一件主要装束,穿上它,是改变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法衣是用大红色布料制成;对襟,订有布扣两对;袖子宽而长,伸平手掌;衣脚下垂脚背;用青布鱼形框边、框领。法衣分双层,单层两种,冷天穿双层的,热天穿单层的。法衣的长短大小,依照巫师的身材高矮、胖瘦而定。巫师即将行法事了,边穿法衣边唱:“变吾身来化吾身,法衣根源来说明,上朝王母为我织,中朝王母为我缝,下朝王母为我穿,在家无事不敢穿,今日穿起还良愿。仰望天兵来,低头看地地兵来,千兵万马由我召,万马千军听我传。”

法衣,还有一种装束形成,为前后两块大红色布料连缀而成;它的下摆、前对襟边、两肋缝合的地方,都用青布框边,用蓝布衬衣里。服前红布上绣有花草图案,后衣上绣起盘龙图象,旁边绣有云彩和海水浪花图案。凡是重要法事,巫师织着这种法衣。因此,《唱赞》本中谈事法衣时说:“鸣角三声,且说弟子之衣,不是非心之衣,左穿左边兵马斗,右穿右边兵马齐,人来看见是法衣,鬼来看见红火满天飞。”

6、道袍:为纯青黑色的长袍,长短大小均以巫师身材为准。做一般法事时,巫师常穿道袍。

7、背褡:用红布制成,青布框边,大小长短依巫师身材而定。在做一些较为简单的法事时,巫师既不戴头扎,也不穿法衣,只在头上扎一块包巾,穿上一件背褡,便可做起法事来。

8、彩带:又名腰带,是一条长约5市寸,宽约3寸的红布带,做捆扎彩裤之用。

传说梅山教主非王郎去古州拜法时,太上老君为了考验他的智慧与毅力,第一天就要他把三担六斗油麻粒撒播到山坡里去,他照办了。第二天又要他把油麻粒全部收捡回来,这就把他难得痛哭流涕了!太上老君的女儿急急对张王郎早有情意,得知此事后,便给张五朗一根红布带,叫他捆在腰身上,发狠去捡油麻籽,便能完成任务。她暗地里又使法术将山上的各种鸟雀唤来帮忙。张五郎高高兴兴去向太上老君回报交差。太上老君一核对,还差三升三合未捡回来,并追问张五郎。聪明的急急在一旁插说:“那三升三合是张五郎留作马粮米用的。”太上老君听后,不再追问了。为今巫师行法事时,总是要扎这根红布腰带;做完法事之后,事主总要打发巫师三升三合马粮米的,就是这个来由。

9、彩裤:用红色布料制作成,青布框边,同法衣配套使用。长短大小、视巫师身材而定。

10、彩裙:用红色布料制成,青布框边,并加三条青色布条,便成彩裙。巫师在傩坛中扮演女性角色时,才用彩裙围住下身进行表演。如扮演唐氏太婆、梅婆蒂主、阴司婆婆、山魈娘娘、仙凤娘子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主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版权所有: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地址: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行政中心 邮编:422500 电话:0739-7360488
备案号:湘ICP备09015894号 网站标识码:4305290007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52902000013
主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行政审批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