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安全提示
详细信息
公开具体内容 | |
“五一”劳动节假期将至,人员出行大量增加,加之汛期天气多变,极端天气、地质灾害风险增加,各类安全风险上升,有哪些安全事项要注意,这份“五一”劳动节假期安全提示请查收! 一、出行安全 1.外出旅行要提前了解途经地、目的地天气、道路交通及旅游景区开放情况,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避开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2.自驾出行,请提前对车辆进行全面检修,确保车况良好;驾车时不超速行驶、不疲劳驾驶、不酒驾醉驾,驾驶员和乘客务必全程系好安全带。 3.外出期间,家长务必确保孩子时刻处于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尤其是在商场、景区等人群密集场所,切不可因一时疏忽让孩子脱离视线,以防走失发生意外。 4.乘坐汽车要系好安全带;乘坐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要戴好安全头盔;走路要走人行道,横穿道路要走斑马线;骑车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要自觉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不抢行。 二、居家安全 1.畅通逃生通道,做好“三清三关”。 2.电动车不进楼入户、不飞线充电。 3.定期对家中的电线、燃气管道、电器等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防止触电、煤气中毒、器械伤害等事故的发生。 4.教育孩子不向楼下抛东西,不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谨防摔伤、坠落。 5.向孩子讲明火灾隐患,教育孩子不玩火,避免其接触火柴、打火机等物品。告诉孩子不乱动、乱拆电线、插座和电器设备,避免电伤害。 三、防范极端天气 1.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学习掌握应急避险常识。 2.遭遇灾害性天气,尽量避免外出。 3.强降雨期间避免涉水行走或在隧道、涵洞等低洼地带停留,远离河道、山区、沟口。 4.各村(社区)加强值班值守,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巡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置、上报。 四、预防溺水 天气逐渐变热,溺水事故将进入高发季,假期期间,大家更要提高警惕。 1. 牢记防溺水措施“七不两会”。 ▪ 不私自下水游泳; ▪ 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 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 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沟、水库、水坑等危险水域游泳、游玩、嬉水; ▪ 不盲目下水施救; ▪ 发现险情会互相提醒、劝阻并及时呼救和报告; ▪ 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2. 孩子外出时,家长务必做到“四知道”,家长务必及时掌握孩子行踪,杜绝孩子长时间脱离安全监护。 ▪ 知道孩子去哪里; ▪ 知道孩子和谁去; ▪ 知道孩子去做什么; ▪ 知道孩子何时返回。 五、预防性侵 1.请家长在假期多陪伴孩子,留心孩子每天接触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留意孩子异常表现,不能让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2.教育孩子谨慎交友,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明白自己的身体任何人都无权侵犯。 3.同子女一起学习防性侵知识,了解性侵害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防范技能。 4.教育孩子不做危险游戏,不单独外出玩耍,出门要向家长说明去向和同伴姓名,按时回家,不外宿,不留同学在家过夜,不与陌生人接触,遇到危险可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5.引导孩子安全使用互联网,学会辨别有害信息,尽可能控制孩子上网时间,把手机和电脑设置成儿童或学生模式,限定孩子上网内容,定期查看孩子上网记录。低龄孩子玩网络游戏、看网络视频时,家长要陪伴在旁。 六、预防野生蘑菇、野菜中毒 1.预防野生菌中毒要“三不” ▪不采摘 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菌。 ▪不买卖 不购买野生菌,即使是在正规市场上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不认识或没吃过的野生菌更不要买来食用。 ▪不食用 要想避免中毒事件,家庭饮食关键在于不食用野生菌。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场合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菌,以确保饮食安全。 2.不要随意采食不认识的野菜;不要迷信野菜的“养生”功效,即使可食用的野菜一次也不要进食太多。 3.食用野生菌、野菜后有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时,立即停止食用;催吐是最常用的自我急救方法,中毒者应立即进行催吐。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4.中毒者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并携带剩余野菜、野蘑菇及呕吐物用于辨认、化验。 儒林镇人民政府 |
基本信息
所属领域 | 安全生产 | ||
一级事项 | 行政管理 | 二级事项 | 安全生产预警信息提示 |
公开时限 | 信息形成后及时公开 | 公开方式 | 主动 |
公开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 ||
公开主体 | 儒林镇人民政府 | ||
公开层级1 | 县级 | 公开渠道和载体 | 政府网站 |
公开层级2 | 乡、村级 | 公开渠道和载体 | 政府网站 |
- 详细信息
- 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