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人社:探索推广帮扶车间模式 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详细信息
公开具体内容 | |
2023年来,城步苗族自治县人社局立足部门职能,主动作为,强化服务意识,探索推广四种帮扶车间模式,真正将营商环境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中、落到实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建设“工厂式”帮扶车间,实现就近就业增收。城步苗族自治县泽林鞋厂、城步苗族自治县双荣竹木加工厂等35家企业创建“工厂式”帮扶车间,采用“企业+帮扶车间(生产线)+脱贫户”的模式,通过建设、购买或租用标准化厂房或其他构筑物,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业、来料加工等生产加工活动,让有时间、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增收。目前已吸纳456名脱贫人口实现就业增收。 建设“居家式”帮扶车间,实现足不出户增收。湖南七七科技有限公司、城步苗族自治县苗绣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城步万红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3个工艺品编织企业创建“居家式”帮扶车间,采取在家制作手工品、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等方式生产帮扶产品,由企业或合作社牵头,统一包装销售,实现就地就近灵活就业。部分劳动力因照顾老人与小孩,受到工作时间或行动不便的限制,“居家式”帮扶车间让农户的厅堂变厂房,可随时在家务工增收。目前,全县创建“居家式”帮扶车间10家,共吸纳脱贫劳动力128人,每人月收入可达2000—3500元。 建设“种养式”帮扶车间,实现产业稳定增收。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以种植、养殖基地为中心,围绕高山蔬菜等主导和特色产业,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创建14家“种养式”就业帮扶车间,带动脱贫户共同发展,有效破解了脱贫劳动力因缺乏技术不愿发展种养产业的难题,带动脱贫人口稳定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如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宏发苗乡梨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村里78人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27人。 建设“乡村旅游式”帮扶车间,实现多渠道增收。金兴村旅游服务公司建立以“公司+基地+农户”形式为主的“乡村旅游式”帮扶车间,吸纳脱贫群众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就地就业等方式增加收入,共吸纳脱贫人口30人,人均年收益达到3万元以上。 |
基本信息
所属领域 | 就业 | ||
一级事项 | 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 二级事项 | 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
公开时限 | 公开事项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开 | 公开方式 | 主动 |
公开依据 |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 | ||
公开主体 | 城步人社局 | ||
公开层级1 | 县级 | 公开渠道和载体 | 政府网站,政务服务中心,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
公开层级2 | 乡、村级 | 公开渠道和载体 | 政府网站,政务服务中心,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
- 详细信息
- 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