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歩苖族自治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发布时间:2016-12-05 信息来源:扶贫办 作者:
分享到:
 

城歩苖族自治县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2016-2020)

 

 

 

 

 

 

 

 

 

 

 

 

城步苖族自治县扶贫办

城步苖族自治县发展改革局

湖南鼎泰项目数据分析师事务所

 

 

 

《城步苖族自治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2016-2020)

主要编制人员名单

       城步苗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霍杰彪      

彭金林    副主任

     副主任

徐宏文    纪检组长

     综合股股长

陈小程    项目股股长        

       城步苖族自治县发展改革局

   蒋绪智    局长

   欧阳铭    副局长

 

 

 

 湖南鼎泰项目数据分析师事务所

 项目负责人:  刘小姣  经济师

       笔:  申准得  农艺师

         定:  霍杰彪  

       据:  陈小程

 

   

    前言 1

    第一章  总体要求 4

  第一节  指导思想 4

     第二节  基本原则 4

     第三节  发展目标 6

    第二章  发展产业脱贫一批 7

     第一节  特色产业脱贫 7

  第二节  乡村旅游扶贫 8

     第三节  电商扶贫 10

     第四节  资产收益扶贫 11

    第三章  转移就业脱贫一批 13

     第一节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13

  第二节  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 13

    第四章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15

     第一节  精准识别搬迁贫困户 15

     第二节  积极稳妥实施搬迁安置 15

     第三节  促进搬迁群众稳定脱贫 16

    第五章  教育支持脱贫一批 18

     第一节  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19

     第二节  降低贫困家庭学生就业负担 20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20

      第四节  教育支持脱贫目标 20

    第六章  健康扶贫脱贫一批 21

     第一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1

     第二节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21

     第三节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 23

    第七章  生态保护脱贫一批 24

     第一节  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 24

     第二节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25

     第三节 创新生态建设和生态资金使用方式 25

     第四节  生态保脱贫目标 26

    第八章  社会保障脱贫一批 27

     第一节  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29

     第二节  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 29

     第三节  健全“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30

    第九章  积极开展社会帮扶脱贫 31

     第一节  开展对口帮扶与扶贫协作 31

     第二节  驻村帮扶 31

     第三节  企业帮扶 32

     第四节  社会力量帮扶 33

     第五节  构建信息数据平台,强化宣传动员 …………………33

    第十章  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 ……………………34

     第一节  改善基础设施 34

     第二节  改善贫困村生活条件 35

     第三节  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36

    第十一章  重点项目投资与绩效预测…………………………38

     第一节  重点项目 38

     第二节  投资概算与绩效预测………………………………39

    第十二章  保障措施……………………………………………41

     第一节  强化规划引领 41

     第二节  坚持分类推进 41

     第三节  创新体制机制 41

     第四节  加大政策支持 44

     第五节  化组织实施…………………………………………47

    附表:

     1、城步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项目汇总统计表

      2、城步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专项扶贫项目表

      3、城步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产业发展项目表

      4、城步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社会保障项目表

      5、城步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助学培训项目表

      6、城步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改造搬迁项目表

      7、城步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表

      8、城步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生态扶贫项目表

      9、城步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产业发展到村明细表

   10、城步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基础设施项目到村明细表

 

 

 

 

 


城步苖族自治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2016-2020)

前言

    城步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城步县”)地处湖南省西南边陲,位于沅江支流巫水上游,总面积 2647 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5﹪,全县 6 镇 7 乡,292 个行政村(居委会)(并村后为192个),总人口 28.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人,2014年底,有贫困村115个(并村后为87个),贫困人口(本规划贫困人口均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下同)5.6万,经过2015年和2016年两年着力减贫,截止2016年11月底,全县贫困人口3.45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十二五”期间,在省、市扶贫办的关心支持下,城步县县委、县政府以扶贫开发总揽全县经济工作大局,以解决贫困人温饱为重点,从贫困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走出了一条扶贫开发新路子。五年来,城步县共投入扶贫资金150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000万元,扶贫开发成效主要体现在: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五年共新修、维修村级公路600多公里,解决了7万人的行路难问题;新修、维修各类水利工程560处,新修标准渠道220千米,实现贫困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4亩以上;新建人畜饮水工程214处,解决了6万人、12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难问题;架设输电线路750千米,解决了12万余人的照明难问题。贫困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据初步统计,2015年,全县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96.3元,按同口径比较,较2010年毎年平均增加18.1%,比全县平均增幅高4个百分点。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共输送600多名“两后生”参加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资助近2000名贫困家庭子女九年义务教肓;输送160多人参加省扶贫办组织的科技骨干培训班;选拔150名村干部到省农校参加专业培训;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500多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份,培训农民近2万人次。困人口明显减少。2010年全县尚有农村贫困人口9.8万人,到2015年底,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减至5.6万,减少4.2万人,减幅42.9%,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42.6%下降到2015年的21.9%。。               

    “十三五”期间,城步县脫贫攻坚尚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面广截止到2015年底,全县尚有87个贫困村,占全县总村数的39.38%,贫困人口5.6万,占全县乡村总人口的24.3%,低保对象 10808 人,五保对象 1071人,贫困发生率是全省平均的1.7倍,全市平均的1.3倍。全县还有4万人饮水困难,3万多人用电难,有1.2万贫困人口无房住或住在危房中,有60%的自然村不通公路,31.5%的行政村不通客运班车。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2015 年,城步全县GDP 总量 272609 万元,仅为邵阳市 GDP 总量的 2.4%,为湖南省 GDP 总量的 0.1%。人均 GDP 仅为 9755 元,仅为邵阳市人均GDP 的 62%,为湖南省人均 GDP 的 26%,为全国人均 GDP 的 23.8%。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发展结构不均衡,在湖南省 20 个贫困县中排名第 18 名。由于县域经济薄弱,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更显得格外脆弱,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三是山高林宻,居住分散,后续扶贫难度大城步县平均海拔 696 米,人居海拔 800 米以上的村有 125 个(并村前数据),占全县行政村数的42.8﹪。全县主干路网络尚未形成,乡村公路建设历史欠账多,投入量大,水利设施严重老化,电力和通讯设施落后,有 110 个行政村没有完成油(水泥)路改造,56个村没有完成农网改造任务。而且,这部分贫困村的通路、通电、治水单位造价比平地要高出许多,这无疑又给后续扶贫投入增加更大的压力。四是自我发展能力弱建档立卡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全县现有贫困人口中,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41.3%、40.6%,8.1%,文盲、半文盲人群比例达18.3%。贫困人口多数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接受新事物慢,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但是,城步县脱贫攻坚具备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有国家脱贫政策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颁布,为全县脫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建档立卡为脱贫攻坚奠定了良好基础截止2015年底,全县识别了5.6万扶贫对象,87个贫困村,并将扶贫对象和贫困村信息及时录入全国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初步形成城步县委、县政府围绕巩固和发展“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定点扶贫、对口帮扶、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种崭新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正在初歩形成。资金管理逐步规范。一方面坚持县级财政报账制,进一步规范报账程序,按照“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集中报账”的管理原则,由县会计核算局统一管理、报帐和核算。县扶贫办、县财政局从资金投入、项目开支决算结算、票据审查、村民监督、村级专账的建立与公示等五个方面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完善资金监管制度。初步形成了财政审计监督、纪检与司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等多渠道监督机制,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第一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攻坚战略部署,严格遵循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提升扶贫对象自我致富能力,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提高贫困人群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贫困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与生态保护并重,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作用,坚决打嬴脱贫攻坚战。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坚持党委领导,强化分级负责。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强化县乡村三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的主体责任,县委、县政府要做好扶贫方针政策、资金与人力调配等重大决策,组织领导扶贫开发具体实施;乡镇要全力以赴抓好落实,把扶贫开发项目与资金落实到贫困农户、到驻村干部。做到战役在乡、战术在村、战果在户。严格实行扶贫开发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2、坚持因地﹙户、人﹚制宜,强化分类指导。始终坚持把贫困村和扶贫对象作为扶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各个贫困村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扶持对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精准扶贫到户计划,实行差异化扶持措施,不断改善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3、坚持统分结合,强化协调协作。注重把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打好“组合拳”,把脱贫攻坚放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生态县建设、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等重大举措中去谋划、去推动,增强贫困村和贫困对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精准滴灌转变;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4、坚持精准施策,强化自力更生。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全面落实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要加强引导,充分调动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提高其脱贫愿望,激活其内生动力,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搞大包大揽,破除等靠要思想

5、坚持进出机制,强化动态管理。精准识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基础,“十三五” 期间,精准识别要常态化,对贫困村、贫困人口要定期考核、识别,达到脱贫标准者即时退出,未达标者保留或进来,对贫困村、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

6坚持生态扶贫、强化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保护生态、绿色发展作为脱贫之基础、致富之良途,合理布局产业和项目,积极探索绿色产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生态扶贫新路子,实现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确保贫困县摘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到2019年,实现贫困县摘帽全县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达到6451元、2020年达到10000元,其他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确保贫困村全部出列2018年,实现8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其中,2017年出列51个,2018年出列36个,出列时,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按照“头三年集中攻坚,后两年巩固提升”的要求,确保到2018年全县现行标准下的3.4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其中2016年脱贫1.05万人2017年脱贫1.2万人2018年脱贫1.2万人,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线以上。

 

 

 

 

 

 

 

 

第二章  发展产业脱贫一批

第一节  特色产业脱贫

1产业选择:根据贫困村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组织专家学者深入调研,精准筛选特色产业,努力形成“一乡一特色、一村一产业、一户一主业”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把一家一户特色小产业建设与区域性主导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按照“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穷人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扶贫思路,通过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形式,引导与促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做到产业选择精准,产业落户精准,资金安排精准,资金入户精准,技术跟进精准,市场衔接精准。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种养习惯,城歩县确定在贫困村大力发展食草动物养殖、返季瓜菜、笋竹林、猕猴桃、油茶、青钱柳叶茶、苗香梨、杂交制种等八大特色种养产业。

2支持措施:一是资金投放支持。县政府牵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每人安排2000元的财政扶贫产业扶持资金,同时,对扶贫对象发展产业,实施“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的小额信贷,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困难二是产业用地支持。加強土地流转,鼓励和引导土地向企业(合作社)和大户集中,发展规模种植,提高生产效益,鼓励贫困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投资产业发展项目力争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加入1个产业合作组织;三是扶持扶贫经济体。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扶贫经济体,引导扶贫经济体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参加产业扶贫。扶贫经济体每帮扶1户贫困农户,授信5000元贷款额度,龙头企业最高授信200万元,合作社最高授信50万元种养大户最高授信20万元。贷款实行优惠利率,并按银行基准利率的60%进行贴息。

3脱贫目标:“十三五”期间,共扶持龙头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项目重点扶持覆盖全县76乡和1个管理区共192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87个)。其中,在8个乡镇场39个贫困村扶持发展肉羊4万头,肉牛1万头,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629户,9731人;在14个乡镇82个村扶持发展延季蔬菜2万亩,猕猴桃1万亩,苖香梨1万亩,青钱柳叶茶3万亩,油茶2万亩,杂交稻制种0.5万亩,楠竹低改建设笋竹林基地5.5万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004户,67654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有农村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力争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人均纯收入增加值达到5000元以上)。

第二节  乡村旅游扶贫

城步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文化底蕴比较深厚,又是跨省旅游线路雪峰山经龙胜至桂林和市内旅游线路洞口茒溪经绥宁黄桑、武冈云山至新宁峎山的重要节点。近期旅游产业着重构建以南山风景名胜区为龙头,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主干线,县城为集散中心,城郊重点旅游区为拼图,乡村休闲度假游为新业态的现代旅游新格局。

1、旅游线路布局:清溪古民居—杨氏官厅—诸葛文化长廊—南湖公园—白云洞—白云湖一日游;县城—两江峡谷—南山—十里长寨—蓝玉故里—县城三日游;十里长寨—南山—龙胜—桂林三日游。

2、旅游交通路网建设:建设白云湖环湖景观旅游公路38千米,含自行车赛道;县城至长安营两河口(接南临公路)道路62公里升级2级公路改造;建设环南山旅游观光公路40公里(或升级改造),完成南山大旅游圈各景点之间的联接,建设配套自行车赛道;建设县城经两江峡谷至南山的自行车骑行观光步道,打造中国步道1号线。

3、基础设施建设:清溪、大竹坪、十里树村特色旅游村落25公里景观步道串联升级改造;两江峡谷沿线50公里观景及综合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十里长寨沿线与绥宁上堡古国以及通道万佛山70公里旅游步道建设及连接。

4、配套设施建设:提质改造南山风景名胜区两家峡谷景区白云湖景区十万古田旅游区沙角洞银杉森林公园等五大景区,在五大景区新修厕所30座;建好11个获省级国家旅游局批准的旅游扶贫村基础设施。

    5、支持措施:一是加大前述3条旅游线路旅游的建设投入,确保旅游线路通车顺畅,沿途因地制宜建设会车、停车设施;二是加大对南山特色酒店,风情酒吧街,四季花园国际大酒店,草原之夜大剧院,度假别墅,茅坪湖度假酒店和马术俱乐部,边溪苗家乐,桃林新村苗家大戏台、苗乡风情街,下小言乡村休闲农家乐,银杉避暑山庄等旅游设施更新改造投入和环境整治力度;三是支持打造十里长寨旅游长廊和侗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片区的一廊一带旅游产品;四是加大对八大系列土特名优注册商标——山歌节标识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扶植力度,大力发展苗香梨、青钱柳叶茶、乳制品、腊味、黄蜡石、猕猴桃等旅游产品纪念品生产;五是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构筑融资平台,引导财政涉农资金和金融资金适当向乡村旅游产业倾斜;六是统一农家乐规划设计、建设标准、接待礼仪标准、服务标准、收费标准,打造城步县乡村旅游农家乐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招引境外游客。

    6、扶贫目标:扶持100个贫困户建设标准化乡村旅游农家乐,吸纳8001000个贫困户劳动力直接就业,带动农家乐驻地贫困户发展旅游产品产业、运输业、导游业等相关特色旅游产业,到2020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80万人次,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15%

第三节  电商扶贫

1、建设內容:建立健全八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行政推进体系,县和乡镇分别建立电商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电子商务硬件支撑体系建设县电商服务中心、12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192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县电商办公培训中心、电商仓储物流中心、快递处理中心。电子商务培训体系,2021年,全县普及电子商务知识1.2万人次,培训电子商务专业人员5000人次以上,培养高级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300人以上。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积极对外引进 “电商服务咨询”企业,加强和“湖南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等单位的协作,同时要加强培育本土电商服务咨询企业,引导县摄影家协会、广告公司等单位提供电商摄影美工服务。网销营销推广体系,搭建电商销售渠道,在各种电商平台上开店销售城步产品。如在友阿云商、湖南供销电商、邮三湘等平台进行推广。同时鼓励企业自建电商平台。在各电商平台开设城步特色馆。要加强对友阿云商 “城步特色馆”的支持,加快在淘宝、苏宁等平台上开设“城步特色馆”的工作进度。建设网上农业产业带。加快与惠农网的合作进度,提供一个B2B销售平台。产品质量保障溯源体系,2017年选择5个以上重点电商产品或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质量溯源进行试点,取得经验,2018年起对有条件的企业、产业全面推行农产品溯源工程。物流体系,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贫困乡、村设立服务网点,鼓励发展面向乡、村的“草根”物流企业或个体,完善物流体系,提高电商配送效率。考核评价体系,围绕“三有一能”目标(县有电商服务中心,乡镇有电商服务站,村有电商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商品购销),建立电商扶贫统计通报制度,重点考核网店数、销售量、交易额、带动贫困村户数、贫困户增收脱贫情况。

2、支持措施:加快贫困乡村宽带网络建设,实施贫困地区入村互联网宽带建设工程,建立县内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力争5年内实现所有贫困村光纤网络和4G网络有效覆盖,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2Mbps以上。加快贫困村物流体系体系建设,推进邮政、商务、供销等系统在贫困乡村建立服务网点,推广“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电商模式。加快“农村商务综合服务体”电商模式在贫困村落地运营,推进阿里巴巴、京东和苏宁等知名电商平台在我县建立县域电商服务中心。加强资金支持,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培育发展一批“淘宝村”“快递村”。加快贫困村特色农产品供应监管体系建设,

3、扶贫目标:第一步,2016一2018年,全县95%行政村通固定和移动宽带,电子商务进入所有乡镇开展特色产品销售,交易额年均增长20%;第二步,2018一2020年,实现县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站,87个贫困村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和4G网络全覆盖,全县电子商务企业达到100家以上,电子商务直接从业人员3000人以上,带动就业10000人以上。

第四节  资产收益扶贫

1、项目选择:光伏发电具有清洁环保技术可靠收益稳定使用寿命长、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等特点,是资产收益类扶贫项目首选。鼓励贫困村、贫困户建设就地消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实施光伏脱贫攻坚工程,必须坚持贫困优先群众自愿精准入户分歩实施公开招投标严加监管六个基本原则;必须自下而上,按照“五比较,五分析”和“六不准”要求,支持贫困户建设户用光伏电站贫。

2、支持措施:一是加强领导。组建县长任组长,扶贫、发改、财政、环保、国土、招投标、电力、税及乡镇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光伏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懂业务和责任心强的骨干力组成实施工作班子。二是用地支持。县国土资源局要把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全部纳入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证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用地需要。三是政策支持。发改规划招投标办等部门要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立项勘测设计基建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开辟绿色通道,推行一站式服务,电力部门要为光伏电站发电优先安排上网。光伏发电设备采购以政府公开招标、定点定价的方式确定。四是资金支持∶①按照光伏电站建设投资总额,从贫困村专项扶贫资金中解决不高于40%的资金。②在贫困户自愿的原则下,到户产业扶贫帮扶资金全部投入光伏电站建设。③驻村帮扶单位支持资金。由驻村帮扶单位给予重点支持。④缺口部分通过扶贫小额信贷资金解决,由村委会组织召开好贫困户会议,在贫困户自愿的原则下,按人口比例申请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投入。贫困户建设3千瓦户用光伏扶贫电站,需投入2.7万元。建设资金以政府帮扶为主,资金来源:一是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二是贫困人口脱贫帮扶资金;三是扶贫小额信贷资金。

3利益分配:①财政投入部分归村集体所有,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由村委会做好利益分配方案。②贫困户产业帮扶资金投入部分归贫困户所有,电站建成投产后按投资比例分红,本金原则上三年后退还。③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投入部分,贴息期内由村委会和贫困户商定好分红方式。贴息期满后,由农商行、电力公司、村委会、贫困户签订协议,制订贷款本息偿还计划,逐年扣还贷款本息。

3、脱贫目标:2016年建成村级发电系统30处,2017年建成57处,2018年支持西岩等乡镇选址、建设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以上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村级光伏电站规模为50100KW,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规模为35KW。“十三五”期间,在87个贫困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870户建设3KW户用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解决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脱贫目标。以光伏扶贫带动商业光伏产业发展100MW。“十三五”末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9MW,按照我县多年平均年日照1347.3小时计算,年发电1.47亿KWh,产值1.4亿元,年税收2000万元以上。

 

 

 

 

 

 

 

第三章  转移就业脱贫一批

笫一节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1、建设内容﹕着力加大“雨露计划”“同心温暖工程”等培训项目实施力度,使有培训需求的“两后生”都能接受适应就业需要的职业技术培训,切实提升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同时,大力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村村干部培训,提高致富能人和村干部的辐射带动能力。

2支持措施全面落实“雨露计划”培训补助政策,对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户子女,按每人每学年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参加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村干部培训的由财政扶贫资金负责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和培训费用。

    3、脱贫目标﹕十三五”期间,完成840名贫困户中没有升学的“两后生”参加职业技能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全部实现就业,实现贫困家庭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5年从87个贫困村中选择100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参加创业技能培训,按照培训1人,带动10人的标准,实现辐射带动10000个贫困户青年劳动力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

第二节  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

1、建设内容﹕一是积极搭建劳务输出对接平台,建立和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口纳入就业援助范围,提供每人每年至少一次就业介绍服务。二是鼓励贫困人口劳动力异地就业。三是鼓励本地企业等经济组织雇用贫困人口劳动力。四是推行公益岗位安排贫困人口劳动力就业。

    2、支持措施﹕认真落实省市关于高级技工的三项扶助政策,一是免学费政策,连续两年减免学费2200元;二是国家助学金补助,每年补助2000元;三是“两后生”培训参照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办法,可享受A1200元、B800元、C600元培训补贴。对大学生回县创业,经申报评审后可以享受一年3000元至20000元的创业补贴。乡镇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劳动力就业:①村级保洁员,②集镇保洁员安,③农村公路养护工,④生态护林员,⑤中型和小(Ⅰ)型水利工程的行水员、看水员优先从就近的贫困户劳动力中安排。

3、脱贫目标﹕十三五期间,组织劳务输出就业4万人,乡镇场“五员”安置就业500人,县内企业、大户聘用就业1.2万人,自行实现易地就业0.6万人。

 

 

 

 

 

 

 

 

 

 

 

 

 

第四章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第一节  精准识别搬迁贫困户

1认定标准:易地搬迁扶贫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石山荒漠化无水源生产资源缺乏等生存环境极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8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优先安排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村贫困人口。危房改造对象为居住在农村D级危房中的贫困户和无房户(贫困户信息须录入全国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或在省住建厅信息彔入登记,其住房按照国家住建部《农村危险房屋鉴技术导则(试行)》已鉴定为D级危房)

2、识别程序:易地搬迀对象的确认,必须经过农户申请、村民委员会初审及公示、乡缜政府审核及公示、县政府审批及公告、签订搬迁协议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有经办人、负责人签字并存档备查,力求做到搬迀贫困户识别精准。农村D级危房改造对象按照“户主申请-村组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人民政府认定”的程序,以及“住房危险性、经济特困性、居住唯一性”的原则进行识别。

3、目标任务:2019年底,完成1700户、5610人贫困人口异地搬迁任务,同步完成1000户、3300个非建档立卡人口的搬迁安置;2019底完成1600户、5280人农村D级危房中的贫困户和无房户的危房改造和住房新建。

第二节  积极稳妥实施搬迁安置

1、安置方式:

一是集中安置。集中安置又分村内就近安置、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依托小城镇建设安置三种方式。行政村内就近安置是指依托靠近交通要道的中心村,引导精准识别的搬迁对象进行集中安置。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是指依托新开垦或调整使用的耕地与荒地,规划建设扶贫移民新村,引导精准识别的搬迁对象就近集中安置。依托小城镇建设安置是指在县城、小城镇或工业园区附近建设集中安置区,安置周边精准识别的搬迁对象。

二是分散安置。分散安置又分插花安置和投亲靠友安置两种方式。插花安置是指依托安置区已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土地空置房屋等资源,由当地政府釆取购买空置房屋,配置相应耕地等资源,安置部分搬迁对象。投亲靠友安置是指引导搬迁对象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方式自行安置。

    农村危房改造要与易地扶贫搬迀、库区移民搬迁、重大自然灾害整院(村)搬迁统筹安排,统一选址、统一规划基础设施、统一推进。

2、建设内容:易地搬迀扶贫建房包括建设住房和必要的附属设施,如水、电、路、气、网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后续产业及其相关设施。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则,中央和省补助的贫困户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每户(不论人口多少)增加不超过25平方米生产性用房面积。补助标准为﹕贫困户集中安置住房建设扶贫专项资金最低补助标准为800元/㎡,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一并统筹规划。分散安置只补助每人2万元,其余一概不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按1人户30一35平方米、2人户40一45平方米、3人户50一60平方米、3人以上户人均16一18平方米标准实施改造。

第三节  促进搬迁群众稳定脱贫

为了确保移民搬迁对象户能夠搬得出、稳得住、有亊做、能致富、实现尽快脱贫,在搞好搬迁建房的同时,采取以下措施:

1、在安置区及其邻近周边村组开展一次耕地、山塘和林地详查,在保证现有承包经营者权益的基础上,将死亡人口和迁出人口承包的耕地和山地,以及荒废多年的耕地和山塘调剂出来,按当地人平耕地、山地标准承包给移民搬迁对象户经营。

2、动员安置区当地的经济组织、种植、养植和农产品加工大户优先雇用移民搬迁对象户劳动力,保证其收入来源。

3、有移民搬迁任务的乡镇场,要将所属村级保洁员、集镇保洁员、农村公路养护员、生态护林员、水利工程看水员等公共亊业岗位优先聘用移民搬迁对象户劳动力就业。

4、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移民搬迁对象户,优先发展电商扶贫产业或户用光伏发电产业。

 

 

 

 

 

 

 

 

 

 

 

 

第五章  教育支持脱贫一批

第一节  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1、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一是狠抓校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科学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上学。二是努力改善贫困村办学条件,对贫困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三是加快推进贫困村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到2017年,发展民办合格幼儿园30所。保障留守儿童和低收入家庭幼儿入园需求,增强贫困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能力。
    2、全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落实乡村教师支持政策。优先支持贫困乡村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加快解史贫困乡村教师住房困难。全面落实贫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制定教师到贫困村学校长期工作激励措施,建立困难教师救助基金,对特困家庭教师予以资助,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二是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到2019年,实施乡镇学校校长、教师轮训轮岗全覆盖。培养一批贫困村学校学科带头人,建立符合贫困村学校实际的教师培训体系。加强贫困村学校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三是鼓励优秀校长教师到贫困乡村任教,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和评先评优时,同等条件下有在贫困乡村学校任教经历的优先。

3、大力推进贫困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贫困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的宽带接入全覆盖,实现贫困村村小学和教学点配置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第二节  降低义务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就读就业负担

1、继续“两免一补”政策,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户学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对贫困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膳食补助    

2、全面落实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将贫困户学生优先纳入各类助学金资助范围,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贫困掇学。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职或高职的学生,中职连续补助二年,高职连续补助三年。

3、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增加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在“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计划中的受益比例。落实国家西部地区大、专本、科研究生到乡镇工作的学费补偿政策,毎年按3500元5000元8000元的标准,连续三年进行补偿。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1、用好省对县改善办学条件帮扶资金,加强职业教育重点学科及专业建设,满足地方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需要,把职业教育办出特色,让更多的农村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实现转移就业。
    2、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利用教育、人社、农业、扶贫办等部门资源,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创业就业和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第四节  教育支持脱贫目标

贫困村小学办学条件得到彻底改善,教师待遇提高,队伍稳定,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贫困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学龄前儿童100%入幼儿园,残疾和智力障碍儿童80%以上入学,留守儿童0失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100%入学,彻底消除因学致贫现象发生。落实“雨露计划”补助政策,职业教育每年培训规模达到500人,2019年,累计培育科技示范户200户,实施实用技术培训5万人;实施劳动者就业创业培训5000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致富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第六章  健康扶贫脱贫一批

第一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1、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与管理,实施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使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紧紧围绕卫生院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服务和康复服务能力。

2、加强村卫生室和村医队伍建设。用三年时间为全县87个贫困村每个村建设一所公有产权标准化村卫生计生服务室,改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条件。2019年,实现贫困村村卫生室全部达标。逐步提高乡村医生待遇,落实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制度,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村医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3、加强卫生人才引进工作。通过公开招聘专科以上医药学毕业生等形式,引进“用得上、留得住”的卫生人才。实施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现镇卫生院至少有一名全科医生。

4、组织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周和巡回医疗活动,村卫生室要创造条件,开展入户、电话和网络等形式建立卫生室与农民之间的健康保健长效互动机制,为辖区内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建立主动服务工作制度。

5、全面实施贫困村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覆盖。

    第二节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1、适当提高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一是财政资助所有贫困人口免费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所需资金由县级政府通过统筹财政涉农扶贫资金予以安排。二是取消贫困人口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逐步提高贫困人口门诊慢徃病补偿比例。三是适当降低贫困人口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同时适当提高补偿比例。四是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设立扶贫床位,对贫困人口减免相关费用。五是为每位贫困人口免费建立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贫困人口重点对象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    

2、实施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以县为单位,为贫困人口购买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资金由县级政府通过统筹财政涉农扶贫资金予以安排。

3、实行贫困人口大病救助、住院医疗再报销政策。一是对贫困人口患耐多药性的肺结核、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及地中海贫血等15种重大疾病,实行按病种定额救治,在二级和三级定点医院治疗,新农合分别按75%和70%补偿。二是贫困大病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社会慈善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

4、加强关爱行动实施力度。一是对贫困人口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等9个病种,进行单病种控费,减轻医疗费用负担。二是继续实施“光明·微笑”(白内障、唇腭裂)工程、儿童“两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尿毒症免费血透、重性精神病免费救治、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手术、儿童先天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及康复免费救治、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免费救治等重大疾病免费救治项目。

第三节  加強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

1、进一步完善贫困村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确保精准扶贫对象预防保健100%全覆盖。精准扶贫对象每两年免费体检一次,其中慢性病、地方病患者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加强对群众的健康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管理”的健康服务模式,针对精准扶贫对象中的重点人群,按照“2+1”模式(即一名医生和一名基层干部联系一名病人),实施“精准服务”。

2、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县镇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强化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严格实施儿童疫苗接种管理,确保防疫安全和全覆盖,实施提高女儿童健康水平民生工程,提高贫困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标准,全面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免费发放叶酸。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

3、完善贫困村农户健康档案工作。各镇卫生院到当地人民政府提取因病致贫人员花名册,根据病因、建立随访制度,实施动态管理。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建立上门随访联系制度,将因病致贫扶助人员纳入医疗服务重点管理对象,按照健康档案病种管理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免费随访、指导康复等专项帮扶服务。

 

 

 

第七章  生态保护脱贫一批

第一节  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俢复力度

1、推进生态工程建设。按照本县“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加快生态建设步伐,用好国家长江防护林带和珠江防护林带建设相关政策,争取国家更多林业建设资金投入。在毛坪镇、南山等生态脆弱区域实施严格的封山育林,封山育草;陡坡耕地继续实行退耕还林;推进集体荒山迹地营造连片规模生态公益林。到2020年,实现生态公益林补偿175万亩,贫困村退耕还林0.6万亩,水土保持30平方公里,石漠化综合治理10平方公里。同时,加强水环境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逐步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依法取缔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

2、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一是加强毛坪镇、南山等生态脆弱区禁采禁伐和封山育林育草执行力度,加强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力度;改进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使用方式,结合脫贫攻坚规划实施,整合涉农涉林涉水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开发地下水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蓄、引、提水利设施,改善饮水和灌溉条件,增强该类地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荒山迹地修复。加大南部山区荒山迹地营造生态公益林投入,保护南山牧场生态,恢复生态功能。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推进集体荒山迹地流转,发展家庭林业大户加强贫困村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青山绿水。通过多项措施多项并举,使贫困村的森林覆盖率比“十二五”提高4.8个百分点。三是强化国土整治。推进地质灾害防埪项目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加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力度,重点抓好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治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农村土地废弃矿山废弃公路等国土综合整治。加强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控制与治理,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四是绿化美化农村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等“四旁”环境,促进贫困村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节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并完善适合本县县情的生态补偿机制,支持贫困地区群众直接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增加其生态建设管护收入,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加大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力度,加强岩漠化地区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完善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管护机制,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岩漠化治理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相关权益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河流敏感河段全面开展生态保护补偿,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治理补贴制度,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逐步将25度以上陡坡地退出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范围,研究制定鼓励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料和低毒生物农药的补助政策要紧盯国家有关生态恢复和建设的政策,争取生态建设项目补偿资金,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补偿等实现脱贫

第三节  创新生态建设和生态资金使用方式

1、创新生态建设。一是在重点乡镇布局污水处理厂、垃圾集中处理场,优化城镇居住环境。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核心,通过集中连片居住规划新农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二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根据生态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量化、公开的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发挥物联网、互联网的优势,构建集生态文明信息收集、处理与应用于一体的智慧管理体系,

2、创新资金使用方式。一是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国家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和资金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二是探索多渠道多形式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路子。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引导部门、行业、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三是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引导鼓励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受益者之间通过自愿协商实现合理生态补偿。四是生态专项资金使用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和“鼓励先进、强化示范”的原则,建立安全直达的“绿色通道”,应用‘一卡通’将补偿资金安全送到受益的贫困人口手中,确保生产补偿资金落到实处。五是利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    

第四节  生态保护脱贫目标

    2019年年底,生态保护项目覆盖13个乡镇292个村,受益人口23万人,其中,受益贫困村达到87个,受益贫困户35802户,贫困人口98143人(受益人口项目重迭)。贫困户劳动力转为生态护林员护漁员就业625人,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4.8个百分点。

 

 

 

 

第八章  社会保障脱贫一批

第一节  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1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实现“两线合一”。为确保‘两无’贫困人口和暂时不能脱贫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与扶贫攻坚进程相适应,从今年开始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未来五年,按照省人民政府统一制定公布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时开展提标工作。遵照精准认定应保尽保的要求,严格按照“三环节、十步骤”的基本程序,精准认定扶贫对象和低保对象,确保“两无”贫困人口、暂时不能脱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返贫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范围。
    2提高特困供养水平,确保特困供养人员共享小康成果。一是逐年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十三五”期间,按照省、市、县三级财政每年分别在原标准基础上,按人均不低于200元、100元、200元的标准,增加对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的投入。逐年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将所有农村五保对象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二是加强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孤儿健康成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调整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将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儿童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三是加强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和管理,为特殊困难群众打造温馨幸福家园,确保2020年各乡镇(街道)敬老院供养床位达到本辖区五保对象总数的60%。力争以村为单位,全部建立起农村互助幸福院,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以上。提高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管理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和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稳步推进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解决好农村留守老年人的互助养老服务问题。

3提高医疗救助保障水平,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是提高住院基本医疗救助保障水平。从2016年起,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中的长期保障户和80岁以上老年人、贫困人口中的重大疾病患者,经医疗保障制度救助后,个人自付合规费用在年度基本住院最高救助限额内给予全额救助,经救助后仍有个人自付合规住院费的通过实施医疗扶贫、临时救助以及组织慈善援助帮助解决困难。特困供养人员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给予全额救助,不设置年度住院救助限额。二是提高门诊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对因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者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付费用较高的医疗救助对象,经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认定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政策范围内门诊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补偿后,剩下部分按不低于70%的比例给予救助。
     4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有效防止因突发性困难致贫返贫。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办法和“救急难”实施方案,适时提高临时救助标准,全面建立以发现、认定、快速响应、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检查等为主要内容的急难救助长效机制,有效保障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致使生活陷入困境、生存面临危机及其他社会救助制度实施后仍有严重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建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进一步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设施,落实配备相应机构人员,全面发挥救急难的作用
    5完善受灾人员救助制度,有效遏制因灾致贫返贫。提高低保受灾户、贫困人口受灾户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水平和因灾倒损房屋灾后重建补助标准。按照低保受灾户和贫困受灾户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标准分别上浮30%和10%的要求,应急期间,两类对象生活救助标准每天分别达到13元和11元;粮食救助分别达到1.3斤和1.1斤。按照低保受灾户和贫困受灾户因灾倒损民房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标准分别上浮50%和30%的要求,两类对象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补助标准最高补助分别达到1.5万元和1.3万元。

第二节  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

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60周岁以上人群应保尽保,确保扶贫对象享受养老金保障。加强基本养老保险的精准扶贫功能。积极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建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帮助缴费困难群体续保和改善缴费结构。建立社保兜底扶贫机制,对宣布脱贫的贫困县需纳入社会保障兜底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低保、特困供养对象,由政府为其代缴最低档次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建立长期缴费激励补助机制,引导群众早参保、多缴费、不断保。提高参保水平。鼓励有经济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保障水平更高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参保群众在两种养老保险制度间合理有序流动,确保贫困地区参保群众的利益最大化。到2020年,全县贫困地区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到70%以上。

第三节  健全“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健全“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机制。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详实完备、动态更新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共享平台,分类施策进行保障。建立家庭、学校、基层组织、政府和社会力量相衔接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深入推进“春蕾计划”“恒爱行动”等,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关爱力度,探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有偿代管机制。加强孤儿、残疾儿童服务保障工作,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引导留守妇女参与扶贫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光伏发电产业、手工编织产业等开发,加强职能技术培训,促进留守妇女全创业就业脱贫。统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加大对贫困村老年人亊业的投入,加强养老、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机构和设施场所建设,提高乡镇敬老院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居家和社区养老、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设施场所覆盖率明显提升。农村社区(行政村)老年协会、残疾人协会建会率达到90%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参保率明显提升。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每月发放50元补贴。加大贫困残疾人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托养服务实施力度。

 

 

 

 

 

 

 

 

 

 

 

 

第九章  积极开展社会帮扶脱贫

第一节  开展对口帮扶与扶贫协作

加强与国家民政部对口帮扶的请示与衔接,建立专门对口帮扶接待平台,完善扶贫协作机制,寻求在产业扶贫、人才支援、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积极为省、市、社会各界参与帮扶的单位提供全程服务,为省、市直单位和社会各界驻村帮扶工作队提供后勤保障支持,主动协调推进驻村扶贫项目实施,按时完成项扶贫目建设,发挥效益。

第二节  驻村帮扶

强化驻村帮扶工作,确保驻村帮扶工作队对所有贫困村、帮扶责任人对所有贫困户的全覆盖。派出单位要从资金、项目、技术、市场、培训等方面,为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条件和保障。对口帮扶单位要建立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统筹抓好扶贫产业开发、移民搬迁、生态补偿、教育脱贫、转移就业、社会保障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帮扶工作。驻村干部要找准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村因户制定帮扶计划,组织开展干部帮扶、邻里帮扶、能人帮扶、社会援助等活动,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各级各部门广泛动员机关干部职工全面开展结对帮扶,实现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强化驻村帮扶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的跟踪管理,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督查、考核、激励、问责机制。对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在评先评优时要优先考虑;对在基层一线干出成绩、群众欢迎的驻村干部,要重点培养使用;对不作为、群众意见大的,采取约谈、召回、问责等方式进行处理。建立健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到户到人责任制,切实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第三节  企业帮扶  

    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参与扶贫优惠政策。广泛深入动员民营企业与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活动,发挥民营企业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管理等优势,重点开展产业、商贸、就业、捐赠和智力扶贫。积极为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提供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用工等政策支持,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方式,广泛宣传民营企业参与扶贫优惠政策,提高民营企业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统战、工商联、扶贫、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要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将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商、金融、税务等相关部门纳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民营企业参与扶贫优惠政策执行情况的督查,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第四节  社会力量帮扶

    畅通社会各阶层交流交融、互帮互助的渠道,引导广大社会成员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侨,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包村进户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完善帮扶需求对接机制,建立社会扶贫“直通车”信息网络,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便捷通道,着力打造扶贫公益品牌。全面落实企业和个人公益扶贫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探索发展公益众筹扶贫,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完善扶贫龙头企业认定制度,大力开展村企共建、“百企帮百村”、巾帼扶贫等活动,动员国有和民营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工商联在精准扶贫上的优势和作用,深入开展系列社会扶贫活动,促进社会各方资源向精准扶贫聚集。引导动员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扶贫产业开发和助医、助教、助学、助残等扶贫济困活动。建立扶贫志愿者组织,构建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专业技术人才、退休人员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志愿者行动。充分发挥“光彩事业”、“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母亲健康快车”、“春蕾计划”等扶贫公益品牌效应,积极引导公益品牌资源聚焦贫困村和贫困人口。

第五节  构建信息数据平台,强化宣传动员

以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为依托,建立定点帮扶、对口帮扶、民营企业帮扶、社会组织帮扶等供需信息和帮扶成果展示平台,动态收集录入帮扶供需信息和帮扶成效,建立帮扶供需对接机制,为帮扶方和受助方提供及时准确的扶贫政策导航、信息查询、互动和投诉举报服务。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全面报道定点扶贫、对口帮扶及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济困情况,广泛宣传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激发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热情和潜力,营造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浓厚社会氛围。每年结合“全国扶贫日”开展扶贫捐赠、结对帮扶行动月活动。

   

 

 

 

 

 

第十章  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

第一节  改善基础设施

1建设内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向贫困村延伸,向薄弱地区倾斜,在水、电、路等方面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贫困乡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水利项目建设,力争农田灌溉保证率和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有较大程度提高;加强贫困乡村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抗旱水源建设,着力提高贫困乡村防洪抗旱减灾能力;优先支持贫困村小型农田水利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优先将贫困村符合条件的重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纳入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资金补助范围。加大贫困村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整合国家农田水利建设和国土整理资金,适度扩大向贫困村投入比重,彻底改善农田排灌条件,因地制宜改良低产田土,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着力推进电力扶贫和光伏扶贫工程。优先实施贫困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开展贫困村低压电综合治理,国家农村电网改造资金投入要优先安排贫困村,彻底更新改造和完善配套贫困村输变电网建设。“十三五”期末,实现贫困村用电户户全覆盖推动贫困地区实施气化湖南工程,到2017年,管道天然气、CNGLNG等方式实现气化并向乡镇延伸。大力推进光伏开发扶贫,鼓励贫困村、贫困户建设就地消纳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并为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安排上网、提供小额信贷支持,促进贫困村、贫困户长久受益。:按照《湖南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村农产品物流等方面的需要,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贫困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每年投入到贫困村公路建设资金不少于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的60%加大对贫困乡村公路建设投入,实施贫困乡村窄路加宽和通村组路(连通25户以上的自然村)建设工程,提高通村路、旅游路、产业路通达标准;全面实施村村通班车工程,确保所有行政村通客班车;全面实施平安放心工程,加大危桥改造工程建设力度,确保所有渡口完成标准化改造并配备至少一艘标准客渡船,配套建设村内便道、机耕道,2019年,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覆盖重点乡镇等主要交通节点。

2建设目标::87个贫困村衬砌硬化排灌渠道80千米,维修水库14座,山塘防渗271口,新建引水河坝44座,改造中低产田7000亩,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8000亩,确保贫困村人平旱涝保收面积达到0.5亩以上。在84个贫困村新建安全饮水工程84处,铺设主管网59.3千米,入户水管20千米。:完成12个尚未进行农电改造的贫困村电网改造,铺设网线152.23千米,到2019年底,彻底解决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生产用电问题。:完成贫困村通村公路硬化123.7千米,通村公路扩宽118.5千米,新硬化87个贫困村村组道路528千米,新硬化61个贫困村联户便道782千米,新修产业化道路691千米。到2019年底,所有贫困村通水泥(沥青)路,所有自然院落25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公路。到2020年,彻底解决87个贫困村的“灌溉难”、“用电难”、“行路难”等生产生活突出问题。

第二节  改善贫困村生活条件

1建设内容发展和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贫困村文化体育健身亊业和商贸流通亊业,带动贫困人口强身健体和创业增收,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到2020年所有贫困村及相关集镇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到五有标准,即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

2建设目标:建设25个贫困村新集中式沼气池209口,87个贫困村建太阳能路灯2300个,改造87个贫困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新建56个贫困村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学生运动场,新建34所乡镇幼儿园,新建9所乡镇卫院,新建87个贫困村村卫生室,新建65个贫困村农家书屋,新建贫困村文化中心126所,新建87个贫困村光纤入户、广播村村响和3500个贫困户电视户户通工程,新建10个贫困村集贸市场10个和物流配送网点87个,整治87个贫困村内外环境,新建和维修83个贫困村综合服务平台,新建五保之家、幸福之家330处。

第三节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1建设内容一是通过易地搬迁扶贫,彻底解决87个贫困村以外的散居在石漠化地区、水资源贫乏地区、丛山竣岭山区、水利淹没区的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问题。二是加大石漠化治理力度,推进集体荒山迹地营造连片规模生态公益林。科学运用生态补偿机制,支持在石漠化地区大力发展冬枣、板栗等果用林,油茶、油桐、棕树等经济林,和多年生药材等种植产业,涵养水源,提高土地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三是在水资源贫乏地区就近寻找水源,建设蓄水设施,开发地下水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蓄、引、提水利设施,改善饮水和灌溉条件,增强该地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发展高效旱作农业和牧业,增加贫困户产业收入。四是对贫困户优先发展电商扶贫光伏发电扶贫和乡村旅游扶贫三类产业,促进贫困户脱贫。五是加快建设奶羊、肉牛、返季瓜菜、笋竹林、猕猴桃、油茶、青钱柳叶茶、苗香梨等八大特色种养产业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以基地十农户十龙头企业十合作社共享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村以外贫困户脫贫致富。通过这些措施,推进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带动贫困村外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2扶贫目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覆盖87个贫困村,按受益人口项目重迭计算,扶持贫困户68707户,扶持贫困人口239254人。最终带动87个贫困村以外的38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434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十一章  重点项目投资与绩效预测

第一节  重点项目

1、产业扶贫项目:包括5大类19个子项目,其中,特色种养产业和旅游产业只布局于87个贫困村,电商扶贫产业光伏发电产业和金融扶贫在优先保证87个贫困村需求的前提下向全县292个村铺开。按受益人口项目重迭计算,产业扶贫工程共扶持贫困户37639户,扶持贫困人139515人。其中,特色农林产业受益贫困户18004户,受益贫困人口67654人;特色养殖产业受益贫困户2629户,受益贫困人口9731人;旅游产业受益贫困户4568户,受益贫困人口16464人;电商扶贫产业受益贫困户1315户,受益贫困人口4856人;光伏发电产业受益贫困户2752户,受益贫困人口10185人。

2、社会保障项目包括58个子项目,社会保障项目覆盖全县23个乡镇场,292个村,其中贫困村87个,按受益人口项目重迭计算,共扶持贫困户35652户,扶持贫困人口109757人。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受益贫困户6558户,受益贫困人口21252人;医疗保险受益贫困户15557户,受益贫困人口50500人;农村养老保险受益贫困户4722户,受益贫困人口15300人;社会救助受益贫困户7710户,受益贫困人口21600人;其他保障项目受益贫困户1105户,受益贫困人口1105人。

3、助学培训项目:包括711个子项目,项目覆盖全县23个乡镇场,292个村,按受益人口项目重迭计算,共扶持贫困户25719户,扶持贫困人口81829人。其中,学前教育受益贫困户1021户,受益贫困人口3345人;义务教育助学受益贫困户2545户,受益贫困人口8245人;高中教育助学受益贫困户2312户,受益贫困人口6950人;职业教育助学受益贫困户2500户,受益贫困人口7160人;高等教育助学受益贫困户500户,受益贫困人口1534人;农村创业就业培训受益贫困户1294户,贫困人口4095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受益贫困户15557户,受益贫困人口50500人。

    4、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项目:包括5个子项目,项目覆盖全292个村,其中87贫困村,共扶持贫困户3416户,扶持贫困人口12688人。其中,危房改造受益贫困户1200户,受益贫困人口4410人;易地扶贫搬迁受益贫困户1200户,受益贫困人口4487人;库区移民搬迁受益贫困户416户,受益贫困人口1811人;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受益贫困户200户,受益贫困人口660人;生态移民搬迁受益贫困户400户,受益贫困人口1320人。

5、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包括1428个子项目,项目覆盖292个村,按受益人口项目重迭计算,共扶持贫困户61689户,扶持212452个贫困人口。其中,村级道路受益贫困户11854户,受益贫困人口41667人;农村饮水安全受益贫困户3447户,受益贫困人口14113人;农村能源建设受益贫困户19077户,受益贫困人口70888人;基本农田建设受益贫困户302户,受益贫困人口1121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受益贫困户6178户,受益贫困人口23356人;农村学校建设受益贫困户460户,受益贫困人口1741人;农村医疗卫生项目受益贫困户6764户,受益贫困人口10710人;农村文化广播亊业建设受益贫困户8330户,受益贫困人口30182人;贫困村五保之家项目益贫困户950户,受益贫困人口3056人。还有贫困村信息化、贫困村流通体系、贫困村环境整治、贫困村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

6、生态扶贫项目:包括828个子项目,项目覆盖全县23个乡镇场,292个村,按受益人口项目重迭计算,项目共扶持贫困户35802户,扶持贫困人口98143人。其中,退耕还林项目受益贫困户2100户,受益贫困人口6350人;水土保持项目受益贫困户10620户,受益贫困人口34520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受益贫困户1985户,受益贫困人口6214人;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受益贫困户1352户,受益贫困人口4250人;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受益贫困户19120户,受益贫困人口38279人;生态扶贫公益岗位,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转为护林员、护漁员625人。

第二节  投资概算与绩效预测

1、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助标准

①产业扶贫:对贫困户的直接扶持资金,按2000元/人标准核算;

“雨露计划”培训:特困学生扶贫助学项目、职业教育扶贫助学项目,按毎人每年2000元标准核算;就业培训项目,按1500元/人标准核算;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按毎人每天100元标准核算;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按2000元/人标准核算;

③贫困户危房改造暂按10000元/户标准核算;

④其他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产收益项目电商扶贫项目旅游扶贫项目光伏扶贫项目,比照产业扶贫2000元/人标准核算。

2、投资概算

产业扶贫项目经概算,产业扶贫项目共需投资243615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910万元,行业部门资金117375万元,业主投入71780万元,农户自筹13550万元。

    ②社会保障项目经概算,社会保障项目共需投资16605万元,其中,行业部门资金15385万元,农户自筹1220万元。

③助学培训项目经概算,教育扶贫共需投资6696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186万元,行业部门资金2910万元,农户自筹600万元。

    ④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经概算,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共需投资39822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00万元,行业部门资金23222万元,农户自筹10600万元。

    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经概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共需投资117744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959万元,行业部门资金91781万元,业主投入7750万元,农户自筹4254万元。

⑥生态保护项目经概算,生态保护共需投资24035万元,其中,其中,行业部门资金18035万元,业主投入6000万元。

规划总投资经上述分项目概算,“十三五”期间,城步县脱贫攻坚需要投入资金459984万元,

投资构成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4055万元,行业部门资金280175万元,业主投入85530万元,农户自筹30224万元。  

2、绩效预测

   “十三五”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准确地预测各个重点项目的建成后绩效,比较困难。但可以从前述6大重点项目和7个脱贫一批的建设内容,对脱贫目标的实现做一个分析预测。

先看特色产业楠竹低改和林下养殖20亩可脱贫1人,楠竹产业可使5000人脱贫。同样,肉牛养1年每头纯收入3500一4000元,可脱贫1人,肉牛产业可使5000人脱贫。肉羊养1年每头纯收入500一600元,养5一6头可脱贫1人,肉羊产业可使6500人脱贫。延季蔬菜猕猴桃苖香梨青钱柳叶茶等四类产业亩纯收入1000一2500元不等,平均按种植5亩脱贫1人,6万亩至少可使12000人脱贫。光伏发电除自用外,每年卖电可收入2500元左右,可脱贫1人,光伏发电产业可使1000人脱贫。发展电商产业每年直接增收脱贫500人。发展旅游农家乐100家,招骋用工1000人,加上100个贫困户家庭人员,可直接脱贫3000多人。扶持30家龙头企,直接和间接扩大贫困户劳动力用工可脱贫1000人。上述几项可实现年脱贫28000人。

再看助学培训,各项教育资助解除了9988户贫困户因学致贫的后顾之优,会助力这部分贫困户谋发展脱贫。职业教育培训7160人,每年有1432人走上脱贫致富路。每年培训创业就业带头人250人,包括受训人家庭人员可以带动1000人创业就业脱贫。两项合计可实现年脱贫2400人。

其他就业脱贫途迳,一是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务市场对接,每年组织劳务输出就业3000人。二是公路护路、林业护林、水利行水贞和护漁员可安排贫困户劳动力2000人,其中生态扶贫项目就安排了625人。三是乡镇场“五员”安置可解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1000人。四是种养大户每年可以带动就业3000一5000人。四项保守估算,通过就业可以实现年脱贫6000人。

另外,社会保障项目已经安排了3056名特困人员供养。

综上分析,到2019年,城歩苖族自治县贫困县摘帽,87个贫困村出3.45万贫困人口脱贫完全可以实现。

 

 

 

第十二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强化规划引领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编制好脱贫攻坚规划实施细则,做好与省脱贫攻坚规划、各部门专项规划的衔接;坚持项目建设不欠账,资金投入不超标,目标一定要实现,以规划引领投入,凝聚扶贫合力。依据脱贫攻坚规划,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区分轻重缓急,按照脱贫效益最大化原则配置资源,将脱贫成效作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的主要标准。要加强脱贫攻坚项目储备,加快相关资金安排进度,项目成熟一个,资金到位一个,年度计划的建设任务应在接到上级转移支付后一年内完成,确保不出现资金滞留问题。加强规划有效衔接。县发展改革、扶贫部门要科学地与部门专项规划的进行有效衔接,确保规划的整体性,一致性

第二节 坚持分类推进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实施,首先要明晰坚规划实施重点,在六大重点项目和7个脱贫一批中,产业扶贫排在首位,而且最直接对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是扶贫攻坚重中之重。规划实施必须以产业扶贫为龙头,坚持重点引领主次协调统筹兼顾分类推进的战略。方法上要把握住重轻急缓、统分结合、协调一致、依序跟进,才能顺利实现“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目标。

第三节  创新体制机制

部门协调机制:建立由扶贫办、发展改革局、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扶贫攻坚工作指导协调,切实做到部门与部门之间,县直部门与乡镇之间,行政部门与企业社会组织协调统一,步调一致。严防政出多头。    

工作考核机制:制定贫困乡镇党委政府和贫困村村支委两委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优化细化考核指标,将扶贫减贫成效、扶贫政策落实情况、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实行逐年排名公示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作为干部选拔使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可就地提级。对未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的乡镇党委政府和贫困村村支两委,对其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并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违反贫困村出列、贫困户退出机制,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规定及其他扶贫开发政策规定情节严重的,实行责任追究。同时,认真组织开展行业部门扶贫责任制考核和驻村帮扶考核,凡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未完成的班子和个人,年终考核不能评先评优。建立扶贫绩效第三方评估机制,邀请民主党派和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对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扶贫绩效进行第三方评估,增强扶贫脱贫绩效评估的公信力。

    投入整合机制:搭建产业发展、教育培训、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扶贫五大资金整合平台。围绕本县突出问题,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健全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及实施效果动态监督管理机制和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

进入退出机制:完善脱贫攻坚统计监测机制,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基础,建设全县扶贫开发的大数据平台,实行脱贫销号、返贫录入,做到有进有出,数据真实可靠。逐年开展全面核查,逐乡逐村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制定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退出程序和核查办法。对出列的贫困村,在规定的年限内保持扶贫政策不变、扶贫投入不减,同时给予适当奖励;对已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让其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的现象。坚决防止假脱贫、被脱贫和数字脱贫,切实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

监督评价机制:

实行严格监督评价。县乡镇村三级要把脱贫攻坚项目对接、资金使用纳入监管重点。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会要深度参与涉农资金和项目的管理监督。审计、财政等部门要加大对扶贫资金的审计和监督检查力度,并对贫困乡镇和贫困村监管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问责。探索引入第三方独立监督,引导贫困人口主动参与,构建多元化资金监管机制。县政府要在政府门户网站和主要媒体公开脱贫攻坚项目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并实施扶贫项目行政村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县扶贫、财政、发展改革、审计、纪检监察、检察反腐等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全程跟踪,县扶贫办与县监察局和县检察院分别建立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监督机制和预防职务犯罪联系点,提前介入,防微杜渐,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将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以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名义通报。对工作成效好、资金使用效益高的,在分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时给予奖励和倾斜;对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第四节  加大政策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2016年起,根据本地脱贫攻坚需要,积极调整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多规划衔接、多部门协调长效机制。县直各部门的惠民政策、项目和工程向贫困地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各行业部门要将更多资源投向贫困村、贫困户,对贫困村脱贫规划确定的各类项目,按行业职能分工精准到部门村到行业。

加强资金整合:坚持渠道不变强化监督权责匹配精准发力注重实效等基本原则,统筹整合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林业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省级统筹部分)、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除外)、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经费、旅游发展基金,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资金,结合脱贫攻坚任务和贫困人口变化情况,完善资金安排使用机制,精准有效投放。

强化金融扶贫:推动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金融服务全面覆盖、五个一批金融服务全面对接、金融机构支持脱贫攻坚全面参与、脱贫攻坚重点领域融资总量全面增长。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为有需求的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基础利率、全额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探索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抵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等综合农村产权抵押方式。支持建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扶贫融资担保机制,优化贫困户金融生态环境。建立脱贫攻坚风险补偿基金,对扶贫经济组织贷款实行优惠利率,并进行贴息。探索建立扶贫对象信用评级系统和扶贫经济组织认证管理系统,推行“资源共享、授信共用”。切实解决脱贫攻坚资金困难。

优化土地政策:县国土资源局要把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全部纳入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证脱贫攻坚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光伏发电、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健康扶贫、生态保护等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将易地扶贫搬迁用地全部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在有条件的贫困村,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用地规模指标不足时,由县国土资源局向省国土资源厅申请追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行直接上报,应保尽保。县国土资源局要积极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指标,及时跟踪落实国家支持上述脱贫攻坚项目土地政策。

科技、人才支撑:以发展贫困户优势产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科技培训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科技扶贫,为每个贫困村选派1名科技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扶持示范企业或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建立贫困地区信息服务站,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作用,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生产技术、政策咨询和市场信息。加大选派科技特派员、科技副乡(镇)长到贫困乡镇工作力度。广泛开展科技人员一对一到户帮扶指导。鼓励和引导人才智力向贫困地区流动,凡自愿到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工作的技术人员,实行“户口不迁、身份保留、来去自由”的政策。

第五节  强化组织实施

     1、强化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主管扶贫工作的常委、副县长为副组长,计划、财政、农行、扶贫办、农、林、水、畜牧等38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并按规划分条分线建立由县四大班子领导牵头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实行一个项目一套人马,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完善“规划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担负主体责任,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负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履行领导职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制定措施办法,亲自部署和协调落实。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由常规亊项向“头等大亊”转变,方式由“大水漫灌”“精准滴灌”转变,力量由“各自为政”向整体推进转变,资源由多头分散向集中使用转变,推动任务落实、资金落地、项目落成,顺利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推动社会各界参与

    广泛调动各方面力量投身脱贫攻坚规划实施,各部门单位、人民团体、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驻城部队等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落实分工任务;充分发挥工、青、妇等党的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鼓励引导、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脱贫攻坚规划实施,形成全社会扶贫攻坚合力。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介,以扶贫表彰、“扶贫宣传月”、等形式,集中宣传脱贫攻坚规划实施工作。加强典型引路,切实激发和调动贫困群众向贫困宣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开展驻村帮扶,落实帮扶到人

实行87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每个贫困村都下派一名第一书记,安排一个工作队驻村帮扶,动员所有社会组织和驻城企业联系帮扶,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党员帮扶联系人。每个驻村帮扶单位,要选派2名以上政治过硬、作风扎实、能力突出的优秀干部,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由单位班子成员任工作队队长,并兼任村支委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要帮助贫困村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解难题、确保贫困村改变贫穷面貌。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突出抓好水、电、路、业、房、环境整治“六到农家”和教育、医疗、养老、低保、五保、村集体经济“六个落实”。做到帮扶“三到户三到人”:即脱贫计划到户、项目规划到户、资金落实到户,帮扶责任到人、项目实施到人、工作联系到人。严格执行驻村帮扶考核办法,对驻村帮扶责任单位和工作队员进行扶贫绩效考核,奖优罚劣,不脱贫责任单位不脱钩。

    4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明确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地位。各地要通过政策宣讲、典型引路工作,引导贫困群众摈弃“等”陋习,树立苦熬不如苦干的观念和勤劳致富光荣的思想,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实现富口袋富脑袋的有机结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正确引导群众预期,避免因政府大包大揽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现象。根据贫困群众需求制定扶贫措施,认真落实扶贫政策,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村脱贫规划编制、项目选择和实施、资金使用管理等过程,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在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5切实强化脱贫攻坚法治保障。强化《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刚性约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脫贫攻坚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法定责任,切实行使规划编制、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的法定职责,严格落实精准扶贫措施以及社会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等法定工作,确保脱贫攻坚沿着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前进。强化贫困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健全贫困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合法权益。

    6严格实行脱贫攻坚工作督查问责。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年度重点督查工作内容,建立年度逐级督查制度,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科学制定督查方案,对照扶贫工作责任清单,综合运用联合督查、调度督查、回访复查等方式,确保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对明察暗访中发现的扶贫对象不精准、帮扶措施不落实、脱贫台账不真实等现象,要在全县通报并严肃处理。县人大常委会和政协委员会要把脱贫攻坚作为监督重点,每年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或专项视察,了解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审计、纪检监察和检察反腐机关要及时对巡视发现的党员干部涉嫌违纪问题线索开展调查核实,快查快办,从严惩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套取骗取、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挤占浪费等违法违纪问题,发挥好查办案件的震慑作用。全面落实贫困县约束机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坚决刹住穷县富衙炫富之风。建立重大涉贫事件的处置、反馈机制,在处置典型事件中举一反三,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水平。

    7积极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准确宣传解读中央和省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政策举措,组织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巡回演讲,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加强对乡镇、贫困村和部门的舆论监督,营造全社会关注脱贫攻坚、支持脱贫攻坚、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形成脱贫攻坚工作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县内报刊杂志、主流媒体要积极开设专栏,策划宣传主题,开展系列报道,解读研习脱贫攻坚政策,推动提升精准扶贫的能力水平,构建脱贫攻坚的精神支撑,提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8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乡镇和贫困村领导班子,有针对性地选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担任贫困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注重从致富能手、返乡农民工、复员军人和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作风正、能力强、愿意帮扶群众致富的同志担任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加大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力度,持续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从严管理监督村干部队伍。健全落实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各负其责的村级治理模式,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并切实发挥好作用,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村务财务公开、村账乡代管等制度。把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作为贫困乡镇乡党委书记和贫困村党支部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和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

 

 城步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项目表.xls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主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版权所有: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地址: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行政中心 邮编:422500 电话:0739-7360488
备案号:湘ICP备09015894号 网站标识码:4305290007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52902000013
主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行政审批服务局